I 类时间和 II 类时间

起因

我在读李笑来老师的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时,了解到了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和他的“时间记录法”,我还特意去读了写柳比歇夫的传记《奇特的一生》。虽然这本书的内容大多是传记作者对柳比歇夫的鼓吹,没有什么价值,我也没有读完,但是书中提到的柳比歇夫使用的“时间记录法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。在网上查阅了足够的资料后,我认为这个方法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,也刚好和我“想把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数据化”的想法不谋而合,于是我就开始使用这个方法了。

执行

大体上来讲,“时间记录法”是把自己每天做的有价值的事情和做这些事消耗的时间给记录下来,每月、季、年可以分析一下自己做了哪些事情、自己近期学习状态如何等等。这给我们生活、学习的规划和分析在时间方面上提供了数据支持,让我们可以刨除自己不准确的“感觉”,用科学、严谨的方式来剖析自我,再而改善自己的学习、生活质量。

对于“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”,人人都有自己的概念,对我来说,我把我认为有价值的时间简要分为两类:

  • I 类时间:专注、认真地学习系统性、体系性、可繁殖性的知识
    • 做某个课程的代码实验
    • LeetCode 算法题
    • 读各种类型的有价值的书(网文不算)
    • 写文章、做记录
  • II 类时间:也是在做有价值的事情,但是给个人带来的能力提升要低于 I 类时间
    • 配置一下终端、代码编辑器、服务器环境
    • 学学某个软件或工具的使用
    • 看几篇篇幅短的、碎片式的好文章或博客
    • 看一个有启发意义的好电影、纪录片、人物访谈等

我平日会耗费大量的 II 类时间,为了激励我多做 I 类时间对应的事情,我刻意弱化了 II 类时间的价值,所以在实际的执行中,我只认真记录了 I 类时间,几乎没有记录 II 类时间。案例如下:

2022-04-18 时间记录案例

分析

数据一:每日平均 I 类时间很低

先看一下从开始记录(2022-02-10)到今天(2022-05-09)为止的总体时间记录:

总体时间记录

在这里,II 类时间的记录不具备参考价值,我们只看 I 类时间的记录,在这总计 89 天的时间内,我记录了 81 天,遗漏了 8 天(大概是这 8 天内没有做任何有价值的事情)。

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,在这 89 天的时间内,我平均每天的高效、高价值学习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……

平均每天学习 94 分钟

数据二:状态的好坏会持续连续几天时间

我把这 89 天的 I 类时间制成图表,结果是这个样子:

时间记录曲线图

可以观察到,我的 I 类时间有多个在连续几天内都比较类似的情况,下图框选的看起来更明显:

时间记录曲线图——描红

这说明我学习的状态好坏会持续连续的好几天时间,既可能在连续的好几天内学习状态都不错,也有可能连续好几天摆烂……不过这其中有的是在某段时间内有些别的事情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,比如从 3 月 7 日(上图序号 26)到 3 月 18 日(上图序号 37)这两周学校安排了金工实习,一大早出发去老校区,下午四点多才回来,就没有多少时间学习了,所以记录的 I 类时间比较少。还有些低谷期是耗费了大量的 II 类时间,比如我有几天时间我重新配置了一遍我的 NeoVim ,有几天时间是我给我的旧台式机换了内存和硬盘,折腾着装了 Windows + Manjaro Linux 双系统,有几天时间是学校里 b 事太多了,还不如打游戏、追剧学到的东西多,却不得不为其耗费大量的时间……

数据三:I 类时间中很大部分是每日一道的 LeetCode 算法题

经过计算,我在这 89 天内共写了 77 道 LeetCode 算法题,共用时 3625 分钟,平均每题耗时 47 分钟,也就是说,仅写 LeetCode 题目就占用了我 43% 的 I 类时间,再换句话说,我这 89 天内真正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,其实也就仅仅相当于做了 178 道 LeetCode 算法题,刚好每天 2 道……

这 89 天内完成了 77 道 LeetCode 题,共耗时 3625 分钟

思考

不知道读者看完我上文提到的 3 组数据会有什么感想,反正这个结果绝对是惊到我了,比我预想中的低太多了!我本以为我在大学生里还算是比较好学的(只能说大部分大学生实在是太混了吧),但这些数据无情的告诉我:

  1. 我实际上是个懒狗
  2. 我实际的学习时间比我预想中的要少很多,我高估了我的努力程度

但其实也不全是坏事,这也告诉了我一些好消息:

  1. 在某领域取得卓越比预想中的要简单(我自认为我的专业能力在同专业的大学生中还是比较优秀的),需要付出的努力比预想中的少
  2. 旷课自学确实比上课要更有效(我已经倦于批判大学教育了,这也不是本文重点,就不展开说了……)

不过,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再挽回,我们只能从过去中吸取经验,然后改善未来。

未来

为了让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,我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
提高对自己的要求

我在前段时间下定决心要脱离现有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,不参加任何高等教育范围内的竞赛、不接触任何以大学为平台的项目、不将任何高等教育体系的评价标准纳入到我自己的评价中……但目前看来,我做的还不够彻底。我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,不要和周围的大多数同学们比较,将目光放在真正的能力而不是评价上。

多规划几个每日任务

每天一道 LeetCode 题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小的能力提升,定下来清晰的目标,也并不难坚持。我可以多规划几个类似的每日任务,比如:

  • 读一小节书
  • 研读一篇优质英文文章
  • 慢跑半小时
  • ……

读文档 OR 读博客?

这反映了我最应该解决的问题——应该降低我的 II 类时间的比重

开发者在了解一个技术的时候,通常会从两个方面入手:

  • 读官方文档
    • 优点:我们能够系统性地了解到有关这个技术的绝大多数方面,更加透彻的掌握这门技术
    • 弊端:耗时较长,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够直接解决自己的需求,刚接触到可能会无从下手
  • 读博客
    • 优点:能够直接地解决一些简单的需求,而不用面对繁杂的官方文档
    • 弊端:文章质量不可控,小众需求参考资料较少(我曾经有过查遍整个中文互联网都没办法解决我的需求的情况),不能全面地了解并掌握这门技术

我通常会先看博客,在大多数我们不需要掌握这项技术的方方面面的时候,这是非常可取的,能节省我们很多的时间。但是我在有些值得深入学习掌握的技术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,我常用的一些工具如 GitNeoVim 还有 ShellPython 等语言类的这种技术绝对更值得读一遍官方文档。在刚开始可能还显得貌似没有这种必要,但当我们用的多了,总会遇到一些小众需求,还是得看官方文档,反倒是走了弯路。我就是在这种事情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,也只能记录到 II 类时间上面。

再了解到一个从未接触到过的技术时,可以这样做:

  1. 先了解某个技术是否在他的同类竟品中是最适合自己的,有没有更好的选择?例:Alfred vs Raycast
  2. 如果一项技术值得精深学习掌握,那就读教程书或者官方文档,不要一头扎进互联网上的博客海中
  3. 如果不值得,那就简单做到能用就行,“会计当而已矣”

最重要的是我应该有一种规范和意识,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先有一个时间成本预估,而不要等陷进去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。

总结

我的这些时间记录用一种严谨、科学、不可辨驳的方式为我揭示了很多重要信息,部分程度上破除了我的一些幻觉,让我能够有条理、有依据地对自我进行剖析,是一次给我带来很多思考的体验。我或许应该再思考这个经历能够扩展到哪些别的方面,我能否把生活中的更多方面给数据化?

我从大一开始就记录我的生活费开销了,或许下篇文章会写这个主题?